当前位置:首页 > 顺盈2 > 正文

中国有哪些对联 (我国的对联都有哪些)

摘要: 对联有哪些? 对联的句子具体如下。对联的句子具体如下几点:1、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_批:国泰民安。2、上...

对联有哪些?

对联的句子具体如下。

对联的句子具体如下几点:

1、上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下联:一统山河际太平,_批:国泰民安。

2、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横批:吉星高照。

3、上闭漏袭联:一年好运随春到,下联:四季彩云滚滚来,横批:万事如意。

4、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横批:皆大欢喜。

5、上联:春风入喜财入户,下联:岁月更新福满门,_批:新春大吉。

6、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横批:五福临门。

7、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下联:红梅搜州正报万家春,横批:轿兄春回大地。

中国有名的对联是哪些?

千古名联100首

千古名联100首,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文化有多种多样的,其中对联就是其中一种,关于对联我们每个人基本都有接触过,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有贴对联的活动,以下千古名联100首。

千古名联100首1

1、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

2、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

3、一经飞红雨;千林散虚戚绿荫。(龙门联)

4、山静水流开画景;鸢飞鱼跃悟天机。

5、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6、大块焕文章,白云在天,沧波无际;春风扇淑气,杂树生花,群莺乱飞。

7、问青牛何人骑去;有黄鹤自天飞来。

8、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大光亭)

9、古今奇观属岩壑;往来名士尽风流。(杨树悬山阴自在亭)

10、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止息亭联)

11、雨过林霏清石气;秋将山翠入诗心。(止息亭联)

12、留此湖山,得此佳趣;召以佳景,假以文章。(水月观音亭)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刘墉四照亭联)

14、风旌不动真乘义;月印常圆了悟因。(半山亭联)

15、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陈抟老君台联)

16、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密见如来。(观音亭联)

17、笔底江山助磅礴;楼前风月自春秋。(张广楠苏东坡读书台联)

18、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19、清风明月自来往;流水高山无古今。(周延延俊伯牙亭联)

2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梁章矩沧浪亭联)

21、月光千里白;秋色一天青。(君山亭联)

22、几点梅花归笛孔;一湾流水入琴心。(枕流亭联)

23、开轩敫朗月;对弈趁清风。(高杨依山亭联)

24、偶呼明月问千古;临对青山思故人。(捉月台联)

25、睡至二二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黄梁梦亭联)

26、天上何曾有搭誉好山水;人间岂不是神仙。(普深和尚清凉台联)

27、提笔四顾天地窄;长啸一声山月高。(朱方湖心亭联)

28、瑞气降寰宇;兰香遍大千。

29、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30、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31、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三雅园联联)

32、每闻乐事先惬;或见奇书手自抄(爱新觉罗弘历园联)

33、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34、水清石出鱼无数;竹密花深鸟自啼。(哈同花园联)

35、拈花一问,无人会笑;弄石千般,有字可传。(台湾慎德堂联)

3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王夫之自题诗)

37、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看花。(王文治自题联)

38、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王时敏自题联)

39、受人以虚,求是以实;能见其长,独为其难。(王莆常自题联)

40、好书不厌看还读;益友何妨去复来。(毛怀自题联)

41、江山澄气象;冰玉净聪明。(方声洞自题联)

42、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邓石如自题联)

43、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左光斗自题联)

44、发上等愿,亭下等福;从高处立,向宽处行。(左宗堂自题联)

4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石韫玉自题联)

46、真理学从五伦做起;大文章自六经分来。(申涵光自题联)

47、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叶元璋自题联)

48、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叶恭绰自题联)

49、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田家英自题联)

50、尽交天下贤豪长者;常作江山烟月主人。(包世臣自题联)

51、喜有两眼泪,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包世臣自题联)

52、不知铅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永瑆自题联)

53、阐旧帮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自题联)

54、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55、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吕留良自题联)

56、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山。(刘熙载自题联)

57、读书滋逸气;阅世益豪情。(祁毓麟自题联)

58、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孙中山自题联)

59、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孙星衍自题联)

60、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于右任自题联)

61、清机发妙理;高步迢常伦(杨法自题联联)

62、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6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杨继盛自题联)

64、竹阴在水;兰气随风。(李育自题联)

65、樵歌一曲众山皆响;松云满目万壑争流。(李子仙自题联)

66、学浅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李佐自题联)

67、交懑四海,乐道人善;胸罗万卷,不矜其才。(李经畦自题联)

68、江山入画;意气凌云。(关佳舜自题联)

69、好人我自苦中来,莫图便宜;凡事皆缘性里错,且更从容。(吴大微自题联)

70、学立道通,自然贞素;圆行方止,聊以从容。(何绍基自题联)

71、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汪士慎自题联)

72、若能杯水如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自题联)

73、要求真学问;莫做假文章。(张杰自题联)

74、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张英自题联)

75、格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

76、略翻书数则;便不愧三餐。(陈字自题联)

77、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陈元龙自题联)

78、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陈白崖自题联)

79、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林则答卷自题联)

80、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邵飘萍自题联)

81、莫对青山谈事世;休将文字占时名。(郁达夫自题联)

82、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燮自题联)

83、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84、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自题联)

85、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冼星海自题联)

86、体道鱼游进活泼;消闲墨舞呈天真。(赵金光题联)

87、诗赋于光风霁月;琴操在流水知音。(赵逢明自题联)

88、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89、江流横万里;天柱插三峰。(陈斌如联)

90、笔下留有余地步;胸中养无限天机。(姚铁松自题联)

91、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袁崇焕自题联)

92、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徐悲鸿自题联)

93、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苏自题联)

94、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高启云自题联)

95、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陶绍原自题联)

96、看花临水心无事;啸志歌怀意自如。(黄慎自题联)

97、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黄遵宪自题联)

98、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题联)

99、清潭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如。(梁同书自题联)

100、清风明月不论价;红树青山合有诗。(梁启超自题联)

千古名联100首2

上联:春回大地

下联:福满人间

上联:人勤物阜

下联:国秦民安

上联:春光遍草木

下联:佳气满山川

上联:艳阳照大地

下联:春色满人间

上联:寒尽桃花嫩

下联:春归柳叶新

上联:春情寄柳色

下联:日影泛槐烟

上联:有天皆丽日

下联:无地不春风

上联:黄莺鸣翠柳

下联:紫燕剪春风

上联:爆竹传笑语

下联:腊梅吐幽香

上联:锦秀山河美

下联:光辉大地春

上联:风移兰气入

下联:春逐鸟声来

上联:地暖花长发

下联:村幽鸟任歌

上联:东风迎新岁

下联:瑞雪兆丰年

上联:笛弄梅花曲

下联:莺啼杨柳风

上联:莺迁金谷晓

下联:花发锦城春

上联:处处春光好

下联:家家气象新

上联:雪映丰收果

下联:梅传喜庆年

上联:桃红映人面

下联:水绿织克光

上联:爆竹一声除旧

下联:桃符万户更新

上联:春暖风和日丽

下联:第丰物阜民欢

上联:春草满庭吐秀

下联:百花遍地飘香

千古名联全集

顾炎武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事,事心。

【唐】寒山对拾得句: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遇此则应如何避之。

下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礼他、躲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

【宋】苏轼上联:发奋识全天下字。

下联:立志读遍世间书。

【唐】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上联: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下联: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明】胡子祺和解缙上联: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

下联:玉兰杆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

【宋】苏轼上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下联: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

【明】金圣叹上联:莲子心中苦。

下联:梨儿腹内酸 。

【清】郑板桥的书斋联上联: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

下联: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三国】诸葛亮的草庐对联上联:淡泊以明志。

下联:宁静而致远。

【清】蒲松龄的书斋联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七言春联全集

上联:万事平安幸福年

下联:吉祥如意拜年顺

上联:人和家顺百事兴

下联:富贵平安福满堂

上联:新春福旺鸿运开

下联:佳节吉祥如意来

上联:日子红火喜迎门

下联:天随人意福星照

上联:门迎百福福星照

下联:户纳千祥祥云开

上联:开门迎春春满院

下联:抬头见喜喜事多

上联:迎新春年年如意

下联:接鸿福步步登高

上联:好日子舒心如意

下联:美生活幸福平安

上联:富贵双全人如意

下联:财喜两旺家和睦

上联:合家欢乐迎富贵

下联:满堂欢喜永平安

上联:春日祥和幸福年

下联:彩灯高照平安门

上联:春红柳发岁更新

下联:爆竹花开灯结彩

上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下联:欢天喜地庆佳节

上联:春回大地风光好

下联:福满人间喜事多

上联:花开富贵家家乐

下联:灯照吉祥岁岁欢

上联:迎新春万事如意

下联:贺佳节财源广进

上联:春风得意财源广

下联:平安富贵家业兴

上联:展鸿图事事顺心

下联:创大业年年得意

上联:天赐宝地财源广

下联:地助富门吉祥家

千古名联100首3

八副经典

一、刻刻催人资警醒,

声声劝尔惜光阴。

这是一幅钟表店的对联,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一去不复返。光阴的流逝,钟表时刻提醒这我们应当珍惜时间。

二、此是春华秋实事业;

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这幅对联为桐油店联,这幅对联通过描写那油桐,比喻人们的高尚品德,联句构思巧妙,对仗工整,饶有趣味。

三、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碧绿的水面本来是没有什么忧愁的,只是因为风吹动,才使得水面褶皱。青山云本也没有衰老,只是因为大学,才显现出白色。

四、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无论是山还是水,风景到处都秀丽,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景色时时都令人好奇。

五、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丁丁冬冬泉,高高下下树。

此为杭州九曲十八涧路亭联的对联。意思是重重叠叠的'山峰,曲曲环环的道路,叮叮咚咚的泉水,高高低低的树木。

六、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北京颐和园月波楼上的对联。小路的两边的幽竹十分茂盛,竹丛的影铺满地。帘纱半卷着,像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纱。

七、在侪辈中是少小书生,能养成毅力侠肠,遇事未甘磨此志;

从科举后数峥嵘学子,颇融会新知古训,恨天不为老其才。

侪辈是同辈的意思。峥嵘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

八、廿余年植干培根,谁成大树,尔又飘零,望断孤怀空老去;

九万里乘风破浪,君渡扶桑,我增豪放,惊残好梦奈天何。

这幅对联是刘尔炘哭王任之联,王任之考察欧美教育,拟将中外文化融会贯通,实为俊才,可惜英年病逝海外,令人感慨万分,此五联均是作者哀悼王任之的挽联。

中国的对联有哪些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

他的分类如下:

按用途

1.通用联——如春联,

2.专用联——如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3.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 。

如:杨柳吐翠九州绿;桃杏争春五月红。

4.贺联: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如:一对红心向四化;两双巧手绘新图。(喜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联)

5.挽联:哀悼死者用。

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惊世界;精神昭百世,再来造福人群。

6.赠联: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7.自勉联:自我勉励之用。

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漏薯迟

8.行业联:不同行业贴于大门或店内之用。

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书店)虽是毫发生意;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欢迎春夏秋冬客;款待东西南北人。(旅店)

9.言志联:道出志向之用。

如: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按字数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按内容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返李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手饥、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chǎng),它是汉族传统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望采纳

我国的对联有哪些

1、【明】顾炎武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唐】寒山对拾得句上联: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遇此则应如何避之。下联: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礼他、躲他、再过几年你再看他。3、【宋】苏轼上联:发奋识全天下字。下联:立志读遍世间书。4、【唐】王剡题天台万年寺联上联: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下联: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5、【明】胡子祺和解缙上联:金水河边金陪腔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下联:玉兰杆外玉迅森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6、【宋】苏轼上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下联: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7、【明】金圣叹上联:莲子心中苦。下联:梨儿腹内酸 。8、【清】郑板桥的书斋联上联: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下联: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9、【三国】诸葛亮的草庐对联上联:淡泊以明志。下联:宁静而致远。10、【清】蒲松龄的书斋联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亩乱亩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中国著名对联

有名气的对联很多,仅举几副,供参考: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

——这是五代十国蜀国国君孟昶的一幅桃符对联,也是我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副春联。

春风大雅能容物;

秋水文章不染尘。

——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这是幅广为流传谈碧的春联。上联举冬季代表性的三种植物,下联则列春日繁盛的三种果树,以表辞旧迎新之意。“松”、“梅”、“桃”、“李”与“杏”五者皆为形声字,皆从“木”,“竹”字乃象形字,大体言之,颇类似。至于“岁寒”与“春风”之对,“三友”与“一家”之对,也十分工整,无怪乎广为流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早旅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这副对联是劝勉读书人要以经国济世陆侍凳为己任,至今仍有启迪、教育意义,也就是要求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用体会世间百态,学以致用,而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发表评论